「碳中和」、「气候友善」主张的声明标准 —欧盟《绿色声明指令》简介

2024-10-07

市面上可能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包装由30%的再生塑料制成」、「自2015年以来,我们的环境足迹减少了20%」、「本产品相关碳排量比2020年减半」。许多人可能也见过宣称用塑料瓶制成的 T 恤,但事实上,通常只有1%甚至更少的材料是由回收瓶制成的。当消费者看到这些说法时,很难分辨真假。

作者

作者

市面上可能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包装由30%的再生塑料制成」、「自2015年以来,我们的环境足迹减少了20%」、「本产品相关碳排量比2020年减半」。许多人可能也见过宣称用塑料瓶制成的 T 恤,但事实上,通常只有1%甚至更少的材料是由回收瓶制成的。当消费者看到这些说法时,很难分辨真假。

2019年,英国环保团体ClientEarth向OECD申诉,英国石油公司(BP)在低碳广告活动中声称天然气比燃煤更节省碳排,但对天然气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量略而不提,该广告以风机、蓝天、绿地为背景,也让人对BP业务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的规模占比造成错误印象,有明显误导大众,违反 OECD 《跨国企业准则》的情形。本案经OECD初步评估认为申诉成立且证据明确,BP在接到申诉后,立即撤回广告,并承诺将资源转用于宣传净零政策和追求自身净零目标。

2023年,Greenpeace Australia Pacific向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申诉,要求对丰田汽车(Toyota)的环境声明展开调查,以确定Toyota 就其汽车的环保性能和电动车转型计划是否违背其环境声明所宣示的「净零排放」目标。近年在欧洲,例如德国法院、荷兰广告监理委员会(RCC),对许多个案从垃圾桶塑料袋、清洁用品到香蕉等各种产品上标示「碳中和」、「气候中和」字样或标章是否有误导性或欺骗性,也分别表示相关见解。

2020 年欧盟执委会的一项研究,调查的欧盟企业环境声明中有53.3%信息模糊、有误导性或毫无根据,此外,有近半数的环保标章不是完全未做第三方验证,就是没有做严谨的验证。

环境声明或环保标章不可靠,消费者可能会被误导,对企业或品牌的环境影响或环境效益造成错误印象,这种做法被称为「漂绿」。商品或广告虚伪不实或引人错误,可能有违反公平交易法、消费者保护法的问题,但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主管机关和权利人要如何证明企业漂绿行为,会是个难题。

2023 年 3 月,欧盟执委会通过《绿色声明指令》(Green Claims Directive)的提案,透过制定严格的绿色声明标准和对漂绿行为的惩罚措施,来处理误导性环保声明的问题。本法案预计2024年将在欧洲议会完成立法。

本指令旨在为绿色声明制定一个全球标准,尤其是针对在欧盟市场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因此,除欧盟企业外,如果是以欧盟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的外国(非欧盟)企业,也必须遵守本指令。不过有例外规定,员工人数少于 10 人和营业额低于 200 万欧元的微型企业,可免除适用。

本指令对绿色声明制定严格的证明标准,如果企业要为自家公司或产品做出绿色声明,一定要准备好严谨、公认的科学证据,由独立的、经官方认可的验证机构进行查验、发给合格证书。

证明的重点采生命周期方法,从原材料开始到产品报废为止,强调产品或服务各阶段对环境的重大影响层面。如果要进行自家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比较,必须确保比较公平性,且数据要有可比性;如果是「气候友善」或「2030实现碳中和」这类的气候声明,指令要求企业必须致力于减少排放,而非仅依靠碳抵换(碳权),因此,气候声明中必须指明有多少是靠自己努力减碳,有多少是来自购买碳权。

各国主管机关会定期检查,如有违规不实,轻则劝导,重则可能导致最高达年营业额 4% 的罚款,其他处罚还包括没入相关交易收入,以及最长 12 个月内不得参与政府采购和获得政府补贴。为加强约束企业,本指令同时也让消费者可以透过「合格实体」(qualified entities),通常是消保团体,向主管机关出申诉。

欧盟执委会官员指出,这项立法可以「保障那些能够真正证明其绿色声明的企业,让它们在市场营销中能够获得优势,而不必与那些环境声明不可靠的公司竞争。」因此,建议我国在欧盟市场有业务往来的公司随时注意本指令相关立法动态,提早准备,做好因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