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最新實務看AI開發的著作權界線

2025-04-01

近日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S.D.N.Y.」)做出決定,《紐約時報》等媒體先前對OpenAI與微軟提出的著作權訴訟將繼續進行

作者

作者

No items found.

近日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S.D.N.Y.」)做出決定,《紐約時報》等媒體先前對OpenAI與微軟提出的著作權訴訟將繼續進行(proceed with a lawsuit)進入下一階段的實體審理程序[1]。

日前紐約時報控告微軟和OpenAI未經授權使用其著作權訓練AI模型,主張這些公司複製了時報文章,並從中獲取巨大商業利益[2]。OpenAI則回應,訓練AI模型使用公開資源屬於「合理使用」範疇,受法律保護且對美國競爭力至關重要[3]。

使用他人著作用以開發AI模型能否成立合理使用,近年為資訊科技產業及智慧財產權法領域之熱門議題。此一議題,於我國雖有討論,惟實務尚未做出明確判斷。美國實務上已有判決結果之案件為Thomson Reuters Enter. Ctr. GMBH v. Ross Intel. Inc.,得為參考。

在本案中,Thomson Reuters公司指控Ross Intelligence公司未經授權使用其Westlaw資料庫中的「標題摘要」(headnotes)訓練人工智慧法律檢索工具,構成著作權侵權。法院分析四項合理使用要素後否定Ross Intelligence的合理使用抗辯:(1)使用目的與性質:不利於被告,因其使用是基於商業目的;(2)著作性質:有利於被告,因案例摘要創作程度較低;(3)使用數量:有利於被告,因最終產品對使用者(目標客群)不直接顯示Westlaw內容;(4)市場影響:不利於被告,使用行為可能直接影響原告在其市場的地位[4]。

關於AI開發中的合理使用議題,無論您是著作權人或AI開發者,均應注意對上述四大因素的綜合評估。建議在AI專案規劃初期即進行完整的法律風險評估,謹慎權衡此等因素。

[1] New York Times Co. v. Microsoft Corp., S.D.N.Y., Mar. 26, 2025, Order on Motions to Dismiss

[2]The Times’s complaint: https://nytco-assets.nytimes.com/2023/12/NYT_Complaint_Dec2023.pdf

[3] Open AI’s response: https://openai.com/blog/openai-and-journalism

[4]Thomson Reuters Enter. Ctr. GMBH v. Ross Intel. Inc., No. 1:20-CV-613-SB, 2025 WL 458520 (D. Del. Feb. 11, 2025)